新竹科學工業園區(以下簡稱竹科)的成立並非世界首創,在它之前,美國的矽谷(Sillicon Valley)及波士頓已有成功的科技公司聚落營運,尤其,矽谷運作至今,仍是全球規模最大、人才、技術鏈最完整的科學園區。追根究底,竹科成立構想最早是由當時剛成立不久的「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」(簡稱國科會)首任主委徐賢修奉層峰之命,赴美國考察矽谷、波士頓兩大科學園區,籌劃設立。開始時,在行政院蔣經國院長的指示下,由經濟部、教育部與國科會的首長研商,原先經濟部認為應該由該部主導,李國鼎 1977 年 3 月向蔣經國說明後,成立執行小組,次年元月蔣即下令由國科會主持園區業務。1979 年 7 月 23 日孫運璿擔任行政院長時,通過「科學工業園區組織管理條例」,並由蔣經國總統在 1980 年的 6 月 18 日公布此條例後開始實施,同年 9 月 1 日成立園區管理局,第一任局長就由國科會副主委何宜慈兼任,這是官方版的成立過程。
但其實它剛成立時,跌跌撞撞,「曲高和寡」,符合資格可以進駐的廠商,頭一、二年寥寥無幾,筆者採訪的第一年(1982 年),整個園區還空空蕩蕩的,筆直的馬路,栽植整齊的路樹,真像個公園。如果長此以往,中看不中用,會被國會或媒體給批判的,那麼幾年費心規劃、建置的心血豈不白費了?
要知道,竹科成立初期,主要目標是希望帶動台灣工業往研究發展,也就是所謂的 R&D 方向前進,所以對申請進園區的廠商資格,以及一旦入區駐廠後,研發計畫的研擬與執行考核都有嚴格的規定,如果做不到承諾的績效,那麼半途被要求離開園區,是可預想的結果。筆者記得有幾家新創公司始終停留在籌備階段,未能進入正常營運,最後被要求撤出蓋好的標準廠房。
坦白說,以當時台灣幾個崛起不久、略具規模的工業,如紡織、機械、石化塑膠、電子等產業來講,絕大多數都還停留在代工製造、賺取薄利的狀態,先求溫飽生存,逐漸擴大營運產生較大利潤時,才能撥出盈餘進行 R&D。而所謂八大重點科技,也才剛剛推動不久,國外學有專精的優秀人才,應政府邀請及 KT 的號召,回台籌創公司不到十家,這些新創者,他們原在美國大公司做事領薪水,現在得解決創業面臨的「柴米油鹽醬醋茶」等各種營運問題,先得活下去、才有持續不斷的營收,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奢言研發。因此,當時除了聯電、宏碁等少數幾家本地企業營收稍具規模,適度做些研發投資外,還看不出幾分類似美國矽谷的那種蓬勃發展、R&D 掛帥的大氣象。
再看看李國鼎當時正推動的「資訊工業」,多年後成為科技產業龍頭的宏碁、神通、友訊公司,也都剛創業不久,營運項目初期主力還以代理美國半導體產業研發設計的「微處理器」等為主。筆者 1982 年開始跑科技產業時,宏碁已是國內工業界率先重視研發的新創公司,從小教授一號、二號、三號,一直到後來的天龍中文電腦,以及跟朱邦復合作的倉頡輸入法,都屢創新產品、新技術之先。1983 年底宏碁推出亞洲第一台能和 IBM 相容的個人電腦,1986 年設計出亞洲第一台 32 位元個人電腦,都居領先,前者並幫助該公司朝「專業電子製造」(EMS,早期為 OEM 代工)發展,讓宏碁每年數倍成長。還記得筆者 1987 年寫的一本書《高成長的魅力》,特別訪問施振榮及幾位共同創辦人葉紫華、黃少華、邰中和、林家和等人,描述宏碁前十年創業成功的故事,因宏碁那時候已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優秀電腦公司表率,頗具知名度,因此拙作當年還入住暢銷書的行列。
宏碁後來以自創品牌進軍全球,其 Acer 品牌形象資產在 90 年代還曾創下十幾億美元的紀錄,創辦人施振榮連續幾年都成為亞洲唯一入榜美國《福星雜誌》的「全球 Top20 最具影響力人物」,自然也是台灣科技產業,最具代表性的模範企業。也因它的入駐竹科園區,成了「魚幫水,水幫魚」,壯大它自己,也壯大了園區第一個十年的營運規模。
描述這些場景,無非就是說明新竹科學園區成立的前二年,為何「門可羅雀」?對李國鼎而言,經過赴美演講、座談、邀請的系列努力下,總算有幾批海外學人專家進入園區創業,有做通訊產品的台揚創辦人王華燕、謝其嘉來自美商 HP、做掃描器的全友王渤渤來自美商全錄,另外,三家半導體公司華智、茂矽、國善的核心創業夥伴,則來自美商 IBM、惠普、德州儀器、英特爾等一流高科技公司。
尤其後述三家半導體公司,當時都缺大筆資金用來買設備做生產,這種急迫感催生了「台積電」不在話下(參見本書第四章 4.2 節訪問張忠謀)。可見,要催生一座科學園區容易,但是要真正能夠讓它正常營運、產生巨大營收,進而形成一個扎實的產業供應鏈,談何容易?這就是孫運璿院長、李國鼎政務委員兩個人當時面對的問題。
後來,KT 聽了石滋宜的建議(參見本書第四章 4.2 節訪問石滋宜),不要求進駐廠商只做研發,開放讓他們也可以設立製造工廠生產產品。這樣的建言,企業界也陸續有人向 KT 表達,KT 聽進去了,並做適時的修正,這個改變,導致後來個人電腦暨周邊產品廠商紛紛進駐。就這樣,先求量產,創造大量營收,有了好利潤,再要求一定比重做研發,就成了 80 年代管理局核准廠商進入園區的依據。
在此前提下,本土第一家由工研院電子所技術移轉,1980 年成立的半導體公司聯華電子,配合後來消費電子晶片的暢銷,擴充園區自建廠房生產規模,加大生產消費 IC(晶片),連續幾年大賺錢,開始大力投入研發。
所以,這個策略的改變讓園區活絡起來,80 到 90 年代,竹科是個人電腦與電子廠商撐起一片天的階段。後來 90 年代末,電腦、周邊產品供應鏈逐漸移到中國大陸的廣東、蘇州一帶,台積電、世大、華邦等半導體大廠分別成立。2000 年後,則由半導體及光電面板兩大產業鏈替代,成為竹科園區的主流產業,近年則由於台積電這艘航空母艦年年高成長,上下游的 IC 設計業與封裝測試業跟著壯大,已成為北中南科學園區最大的產業,2021 年營收高達 2 兆 7119 億元,反而電腦暨周邊產品因大多數供應鏈遷往中國大陸,營收僅剩 1636 億元。
這裡要特別提的是,聯華電子在那個階段,創造了 IC 設計公司的兩大生態主軸,橫軸是發展涵蓋通訊、電腦、消費電子三大應用領域的晶片設計線;縱軸則是深入單一產品功能的深化、技術演進,以及晶片製造的垂直供應鏈。多年來,它培養分出去許多家 IC 設計公司,譬如「聯」、「智」字輩的 IC 設計公司。聯發科當然是最有名的創業具體作,發展至今,它的市值已超越母公司聯電。我們在談論台灣今天能成為全球第二大規模的半導體產業聚落,甚至於是第一大的晶片生產供應鏈,不能不感謝曹興誠、宣明智早期帶領聯電集團,創造了台灣半導體垂直供應鏈的創業平台,讓台灣在晶圓代工產業獨步全球之外,又促成了 IC 設計公司創業熱潮。幾十年下來,居然有上千家深入各個領域,開發各種利基功能的 IC,不少後來上市櫃的晶片設計公司,都是蹲十數年下的研發功夫,才開發出市場熱銷的產品,研發在半導體上游設計產業,成了重中之重的營運重心。
經過三十餘年後,今天散布台灣北中南三大科學園區,近千家廠商,R&D 的投入,已成了每家廠商創業之初必有的共識,不管是精密機械、自動化產品、生物醫藥或 3C(通訊、電腦、消費電子)廠商,要到科學園區設廠,沒有高質量的研發團隊及計畫,不要說得不到園區管理局的批准,光是募集創業資金、組成創業團隊的第一階段就通不過呢。
也許精明的讀者諸君有人觀察到,為何以生產為導向,產值年營收已達 3、4 兆元台幣規模的科學工業園區,主管單位是科技部(現改名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,簡稱國科會)而不是經濟部?筆者 30 年前在《工商時報》寫過一篇專欄,也提出這樣的質問,文中建議屬性是產業研發導向的工研院,應該從經濟部手中轉為國科會來主管,然後科學園區既然生產為重心,研發次之,宜由經濟部主管。然而,基於前述的歷史背景因素,科技教父 KT 向蔣經國呈報的結論中,已把它歸納責成國科會主管,經濟部長也就不好再力爭。形成今日同樣是生產、出口為重心的科學園區、一般工業,卻分成不同兩個部會負責的奇怪現象。
科學園區的發展是 1979 年從新竹園區開始,1995 年成立台南科學園區,2002 年台中科學園區成立,另外,周邊地區隨後擴大建置,包括:竹南園區、龍潭園區、宜蘭園區、新竹生醫園區、銅鑼園區等五個,連同竹科本區共六個園區,都隸屬竹科,而台中科學園區除本區外,也陸續成立后里園區、虎尾園區、二林園區、中興新村研究園區,歸中科管理局管轄。南科目前除本區外,還有路竹園區及興建中的高雄園區。
從表 3.6.1 可以看出,自從新竹科學園區成立 45 年以來,每 10 年的營運成長都以倍數計,1990 年時竹科園區營業額還是 655 億元而已,2000 年將中科、南科園區營業額併入計算,已逾台幣 1 兆元,2010 年竹科、中科加總也有 15645 億元的營收規模,績效、成長十分驚人。1995 年以前,竹科園區以電腦及周邊產品為主,90 年代末隨著主力廠商宏碁、廣達、仁寶、和碩、緯創移至中國大陸的深圳、蘇州、崑山一帶,整個供應鏈也跟著遷移至大陸。
一直到 2015 年,大陸這些地區包括人工薪資、保險、退休準備金等,加總起來、成本與台灣比較相差無幾,又加上 2017 年起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,掀起了美中貿易及高科技管制的戰略競爭,使得台商從 2019 年起,陸續將較高階的電腦及網通產品移回台灣,一部分流往科學園區生產,所以台灣反而坐收漁翁之利,近三年各園區、全國各工業區都呈現兩位數的成長率。到了 2021 年,橫跨北中南各地的科學園區(參見表 3.6.1)總計營收已超過 3.7 兆億台幣,以全台灣各縣市工業區大大小小上百個來作比較,三大科學園區加總的廠家數目一千多家(1071 家),總產值居然創造如此巨大營收,孫運璿、李國鼎兩位大老如果天上有知,一定會為這麼成功的工業政策,造福全台灣、享譽全世界,感到非常欣慰。